互联网遇到《创业时代》:人物乔布斯,剧情罗永浩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82|回复: 0

3639

主题

3639

帖子

1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1285
发表于 2023-10-19 08:00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
如何才能在基本符合现实的前提下,把故事拍得好看呢?曾在2016年投资拍过一部互联网创业网剧《中国散伙人》的杨天桓认为,如果故事本身不够有戏剧性,那就应该在人物塑造上下功夫,“就写好一个小人物怎么挣扎成为一个大人物,他这一辈子的心路历程是什么就行了。”那么,《创业时代》的人物如何呢?
创业者都是乔布斯?
《中国散伙人》讲述了富二代苏植南打造众创空间的故事。故事取材于杨天桓的亲身经历。2014年年底,他在南京成立了众创空间。第二年,他进入影视行业,拍了网剧《中国散伙人》,专门讽刺那些只有热血不干实事的互联网创业者。

在前几集的《创业时代》中,郭鑫年和罗维就像这样的创业者。郭鑫年的形象符合外界对码农的一切想象,格子衬衫单肩包,坚信自己能改变世界。但面临投资人对产品的诘问时,却常常语塞。罗维叫嚣着“去创业”开了家互联网公司,结果“传销大会”结束后不久,公司就倒闭了,徒留一地鸡毛。

天天把“乔布斯”挂在嘴边的郭鑫年是个geek,做事也如乔布斯一般偏执、狂躁,目空一切。“实际上不是这样的,创业者首先是一个生意人,他必须懂商业,情商也要高,除非特别天才。你看现在的互联网大佬,有哪个是怪咖?”在某知名企业担任产品专家的刘飞说。

中国互联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,在七八年前移动互联网兴起时,已是巨头林立。巨头们虎视眈眈,瞄准一切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新产品。在这种环境下,别说性格怪癖的geek了,纯粹的理想主义者都很难生存。用技术开拓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,用创意吸引用户的空间也在压缩,在大佬们的资本游戏里,哪还有乔布斯们的容身之地?

所以,当剧中郭鑫年多次不顾风险、一意孤行时,就会形成一种时代错位。为了树立郭鑫年乔布斯般的形象,剧中还把郭鑫年描写得极为坚定,且绝对正确。每次与合作伙伴有不同意见时,他都众人皆醉我独醒。这又不符合现实情境,“创业者其实大部分时候都在焦虑和迷茫。因为你不知道现在的方向是不是对的,点子是不是好的。”刘飞说。

刘飞举了两个现实中的例子。马化腾在QQ积累到几千万用户时,还找不到盈利模式,差点卖掉腾讯。程维最开始做滴滴出行时,找出租车公司合作,40多天找不到一家愿意合作的。怀疑自我到快要放弃时,终于在昌平找到一家只有70辆车的小公司。

郭鑫年每次拍脑袋想出来的点子也很厉害。开车时打电话不小心撞了人,马上想到“价值一百亿”的语音功能;被对手抄袭后心下不平,马上又想出一个在剧中很厉害的群聊功能。最终的产品功能和点子也没什么差别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点子一开始解决的都是伪需求,或者考虑不够全面,需要经过无数次打磨,更改数版才能最终落地。

“比如饿了么最开始就只是送校园外卖,菜单都是自己抄的,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把物流体系考虑进来。滴滴最开始也只是叫出租车的工具,后来才摸索出了共享经济的模式。”刘飞说。

在《创业时代》中,不仅郭鑫年的形象符合外界的刻板印象,其他角色也是如此。那蓝是光鲜靓丽的美女投资人,凤凰女温迪心机深重,现实而又势利。富二代金城不学无术,又坏又蠢。影射马化腾的李奔腾则是霸道总裁本人,气场强大。人物越标签化,彼此的碰撞越激烈。

激烈的剧情和鲜明的人设确实会增强故事的戏剧性,但也因此招来了剧情悬浮、狗血的骂名。真实性和戏剧性是否真的无法两全?哪种程度的真实才是观众所需要的真实?这恐怕是每个创作者在创作现实题材时都会遇到的问题。
摇摆的互联网行业剧


增强真实感的一个通用方法是,用大量生活化的细节填充故事,营造出现实的氛围。很多拍家庭题材的电影导演都精于此道,比如李安的《饮食男女》,是枝裕和的《如父如子》,都有不少戏剧化的转折,但感情是真实的,细节也烟火味十足。

同样,互联网创业剧想写实,也需要大量的现实细节,比如对产品设计、研发过程的细腻描绘。研发过程技术门槛太高,拍出来观众不一定看得懂,但产品设计的过程并不难拍。

日剧《,》中,小栗旬饰演的日向彻也是个乔布斯般的互联网创业者,天才而自负。这是一部爱情偶像剧,涉及产品的部分却比《创业时代》细致得多。从提出需求到分析论证、用户调研、可用性测试再到最终的版本发布,日向彻几次改变观念,调整需求,才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。《创业时代》在从点子到最终落地的部分,却是缺失的。

当然,《创业时代》不接地气,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它“魔幻”的时代背景。小说的背景设定原本在2011年左右,但电视剧却淡化了具体年份。剧中的世界没有微信,一个群聊功能都能让人惊叹不已,人们却用着新款美图手机,系统,让人困惑。面对观众的大量质疑,导演安建专门注册了微博,表示这是“写实不记录”的手法,重点在于理想主义。

“不记录”自然有其客观因素。“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传奇的故事。比如说这一代的互联网巨头们,他们当年其实都是熟人,都是理想主义者,到后面才慢慢地走上了不同的道路。但现在这些人都还在,公司也仍在运营,所以很多东西可能不太好讲。”刘飞说。

另一方面,如果把年份精确地定位在2011年,也会影响到广告植入。“如果不模糊年代,很多现在的产品植入进去就会穿帮,大家就更会吐槽了。”黄何说。

对于这些让不少观众出戏的细节,黄何认为无需太在意,因为这本质上是一部偶像剧,“其实也只有我们互联网从业者才会特别在意这些。《创业时代》在爱情故事之外,能激发大家创业的热情就已经够了。”

问题是,当行业剧失去了专业性,也就无法称之为行业剧了。《创业时代》以互联网创业剧为名,行爱情偶像剧之实,也许并不是因为主创不了解互联网,而是权衡之下主动做出的选择。

杨天桓在两年前拍《中国散伙人》时对标的作品是美剧《硅谷》。做市场调研时,他发现中国看过《硅谷》的人数只有八百万。和《硅谷》一样充斥着行业梗的《中国散伙人》播出后,成绩也并不理想,这还是以情景喜剧的方式讲互联网行业。如果是正剧,恐怕更不受欢迎。“行业剧不像爱情、科幻这些类型,它属于专门的门类,受众面本来就没有那么广。你指望它叫好又叫座是不太可能的。”杨天桓说。

刘飞则对互联网行业剧抱着乐观的态度,“这是一个新的题材,做成这样也情有可原。”他认为《创业时代》之所以“悬浮”是为了规避风险,“片方也不确定完全还原行业大众是否会喜欢,再加之调研和核实的成本也高,就用了流量明星,夸大了戏剧冲突。但随着大众审美的提高,这类剧的质量会渐渐上去的。”

明星和狗血剧情确实为《创业时代》带来了很多热度。这部剧播出后,最受关注的自然是杨颖的演技,第二波热度高峰则是演到郭鑫年“扑错了人”,说出“我爱上了你的身体和另一个女人的声音”这句经典台词的时候。

这段剧情播出后的第二天,黄何的魔晶App下载量就飙升到了社交榜第二,迎来历史高峰。提到这段琼瑶般的剧情时,黄何也忍不住大笑,“国产剧不都是这样的吗,不管是律政剧、医疗剧还是警匪剧,最终都是一个爱情故事,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。”

因为魔晶App的崛起,黄何最近很忙,忙到没时间看《创业时代》。他决定过几天再慢慢补剧,开二倍速迅速刷完。至于剧中郭鑫年的原型郭秉鑫,则至今不愿提及被腾讯打败的经历,对这部剧自然也兴趣寥寥。不管怎样,审美都是有距离的,当一个人看到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故事,尤其是经过大幅改编的失败故事,个中滋味如何,也只有自己能体会了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选推荐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