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业史中间人物,创业史的人物

2023-10-1 00:41| 发布者:网赚吧顾问| 查看:5| 评论:0

摘要:           农村小说《创业史》         看电影看小说,一直喜欢农村的作品,可能是因为我出身农村,对农村的事情有比较感性的认识。所以我喜欢看小说,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题材小说,还是改革开放 ...

     

  

  农村小说《创业史》   

  

  看电影看小说,一直喜欢农村的作品,可能是因为我出身农村,对农村的事情有比较感性的认识。所以我喜欢看小说,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题材小说,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题材小说。   

  

  然而,近年来,除了陈、路遥、贾平凹、莫言等老一辈作家的作品外,我还没有发现什么好的农村作品。原因可能是没有文学功底深厚的作家。有些作家连语言表达都不过关。借助互联网,他们公开成为了“本土作家”!   

  

  像、陈、路遥、贾平凹、莫言这样的大作家,能沉下心来,蹲在农村,真正体验农村生活的,实在太少了。大量自称“乡土作家”的中青年,基本都不愿意扎根农村。最多就是坐个小公交去乡下走一走,跑回去呆在城里舒服的房间里,关起门来开始造车,拼凑一堆不驴不马的作品。虽然作品的标题是“乡村题材”,但内容却是城市人工作、生活、爱情的故事。城里人的思维和做事风格,很难被贴上乡村的标签——因为他们根本不熟悉乡村!   

  

  找不到什么好的可读的农村作品,只好再翻翻过去的农村作品。这几天,我在看已故陕西作家刘清的《创业史》。   

  

  《创业史》初中的时候看过,但是和现在看到的大不一样。对比之前的老版本,有两个问题:第一,感觉现在出版的《创业史》比原著语言更加自然流畅,景物描写更加优美,而原著中并没有一些景物描写和人物标题。二是小说中没有带有时代烙印的口号,使作品比以前更贴近生活,可读性更强。   

  

     

  

  《创业史》第1章   

  

  现在再看《创业史》,除了上面的疑惑,感觉《创业史》的方言不够强。感觉作品中的一些农村俗语不是人们口中的俗语,有作者自己创造方言和方言的嫌疑。这些所谓的“方言、方言”读起来别扭、生硬,从而影响了作品的自然性和地方特色,大大降低了作品的乡土气息!   

  

  在这部作品中,作者把农村人的家常饭“玉米糁”称为“粘渣粥”。这个“棒子”就是玉米,乡下人常把不带壳的玉米叫做“玉米棒子”。所谓“粘渣粥”,就是把玉米颗粒放在粉碎机上磨成小颗粒,用它煮出来的粥。我们把这种粥叫做“玉米糁”。作者写《创业史》的时候,是扎根在陕西省长安县,以长安县的农村生活为背景。不知道长安周边的人管“玉米渣”叫“棒子渣粥”吗?但新版《创业史》中少了“糊粥”二字。   

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" data-track="9">乡村中的一些俗称往往是很圆润、自然、形象的,叫起来很顺口的。我觉得乡村人是不会把“玉米糁子”生硬地叫“棒渣粥”的,不要低估了乡村人的口语俗语的形象性、生动性!

凡是造出来的乡村方言土语,一眼便能看出来。 作品中有一个角色叫郭振山,此人有能力、有魄力,能说敢干,批斗地主的大会上,他大喝一声,把地主们吓尿裤子。因此,作品中说村人把他称作“轰炸机”。

这个“轰炸机”,一听就不是乡村人的口语,缺乏乡土味。一九五O年的农民,哪有什么“轰炸机”的概念,即便有个别人知道“轰炸机”,那也是一个新概念,新概念是不会成为村民们口中流行的俗语口语的。这个口语应该也是生造出来的。

农民口中的口语、俗语很形象很自然,比如“二楞子”“半吊子”“陕西楞娃”“瓜娃”,关中人把吃晚饭叫“喝汤”,让人立刻有了感性的形象。

乡土文学中,口语俚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创作乡土文学,必须和地地道道的农民打成一片,观察学习他们的言语,把他们的语言学到家,否则,创作中一个关键的词语失去了乡土气,可能会影响到作品整体的自然美感。

这段时间,闷在家里,正在翻看老小说《创业史》,对这部反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农村题材的作品,说一点点自己的看法。也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,欢迎批评指正。

2021年12月2日

《创业史》中的口语“轰炸机”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相关分类

图文热点

热门推荐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